◎張善妹
俗話: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那麼後學相信──讀經的孩子一定不會變壞,而且會變得更有氣質、更有智慧。
「崇華堂文教基金會」於1998 年成立免費「兒童讀經班」 。後學有幸在民國2000年3月參與了第三期的教學工作,成為推廣兒童讀經活動的一員。
崇華堂兒童讀經班在蔡經理素英、翁千惠、盧朝情、戴美珠、徐鳳英、吳桂蘭、陳桂嵐、王省心、王善矜、許美蘭、田麗珠、王仁弘、魯貴顯教授、張雲慈……等眾多前賢,及熱心的家長,大家同心協力,努力推廣下,至今已開辦了十三個班期。課程從淺顯易懂的三字經、弟子規、朱子治家格言、千字文、孝經、清靜經到深奧難懂的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唐詩三百首從五言絕句、七言絕句到五言律詩、古詩、七言律詩、古詩、樂府為主要教材。並以歷代公認的優美古文詩詞,幼學瓊林並配合時令節慶為輔助教材。教師們還自行找資料、設計了生動、活潑、唱作、表演、遊戲俱佳的教學方式,引發兒童讀經的興趣,提昇背誦的能力。團隊中個個成員都和藹可親,盡心盡力,引導鼓勵或讚美獎勵兒童反覆多讀熟讀。
最令人感動的是幼幼班及小幼幼班的小朋友都有家長陪伴。有些甚至父母全程在旁陪孩子一齊讀、一齊做活動,回家還陪孩子反覆背誦複習。這樣不但小朋友本身受益,同時亦是最佳的親子成長活動。更有許多熱心的家長還幫忙製作教具、道具,影印放大的教材給學生上課,出錢出力,犧牲奉獻,精神令人讚嘆。
本班開辦的第十二期,翁老師請了一位英文能力優秀的陳威廉老師教導小朋友讀聖經、莎士比亞詩集。結果迴響熱烈,小朋友興致高昂,受益良多。可惜陳老師因調職香港,這項「英文讀經」活動只好暫停了。
每一期期末的成果發表,秀才通關,個個學生無不卯足勁、摩拳擦掌想魚躍龍門奪得狀元、衣錦榮歸。當穿上狀元服,戴上仿古的狀元帽,冠帶齊全照張相片留念,多有成就感啊!這不僅充分發揮了小朋友記憶力的特長,背誦了最有價值的經典,滿足了表演的慾望,他們的能力亦受到了肯定、讚美和更多的掌聲。在他們幼小純淨的心靈中,種下了聖賢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潛移默化其氣質;經典永恆性的價值亦將伴隨其人生經驗的成長而茹吐芬芳,綻放光明。能扶持他們克服人生的逆境難題,長期的誦讀薰習將在默默中養成他們閱讀古文的能力,則中華文化智慧的寶藏或西洋文化的精粹,將任其悠遊探取。深信必可陶冶他們的性靈,開闊他們的心胸,端正他們的品行,這種文化精髓多讀一本即有一本的受益,乃至多讀一句亦有一句的功效,如此終身受益的長遠效果,就在童蒙讀經階段中種下根苗,十年易過,終身難得,切莫等閒空過了。
參加讀經班的小朋友平常在校上課,有些下了課還要學習鋼琴、英文、游泳或其他才藝,到了星期六上午,他們勻出了半天的時間到承德大樓來上「兒童讀經班」 ,並檢驗一週來複習背誦的成果,勤勞的學生每天抽空照進度背誦三至五遍,然後由家長簽名認證。有些學生則靠父母督導複習,來到本班上課時再依複習日數、熟練度給予蓋章獎勵。
在讀經班門口,經常發現又貼了紅榜──哪些小朋友考取了資優班,那些同學成績名列前茅,某個同學作文比賽校內奪冠。家長都會高興的來報喜、感恩。因為孩子沒在其他補習班上課,就只有到讀經班上課。孩子們語文程度提高,用字遣詞能力進步,出口成章,令家長都吃了一驚。有些學生讀了弟子規、孝經以後,壞習慣改了,懂得體貼父母、尊敬長上、友愛兄弟姊妹,應對進退變得懂事乖巧,這些都是讀經以後,潛移默化,改變了他們的氣質!
大家都知道:根據專家的研究,零歲至三歲是人的一生中「可塑性最高,施教最容易」的階段;而四歲至十三歲正是一生當中記憶力最強的階段,因此如能把握時機,善加教育,加上父母師長愛心的栽培、耐心包容、關懷、讚美、肯定,必能收到終身受益的長遠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