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 天恩師德,前輩的苦心成全,後學才有機緣跟隨各位前賢研討學習道家的重要典籍──《清靜經》。事實上,道大理微,後學對道義的參悟能力薄弱,加上不篤實的修持,實難以契入聖人的心懷,故絕無心得可言,只是小知愚見而已。
何期有幸能成為天道弟子,因得到明師的一指,直指人心、示出本源,不用兜兜轉轉的盲修瞎鍊。不單認識真我,更能推展至認識宇宙之真心實相。所謂「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誠非虛言。
蓋因看到被喻為當今最偉大,任教於劍橋大學的應用數學和理論物理系的終身教授──史蒂芬.霍金。他曾對有關宇宙大爆炸和黑洞提出了一系列驚人的理論。其著名的作品《時間簡史》一書內,開宗明義便道出了一椿「我執」的笑話:話說一位著名的科學家(據說是貝特朗.羅素)曾經做過一次關於天文學方面的演講。他描述了地球如何繞著太陽運動,以及太陽又是如何繞著我們稱之為星系的巨大的恆星群的中心轉動。演講結束之時,一位坐在房間後排的矮個兒老婦人站起來說道:「你說的這些都是廢話。這個世界實際上是馱在一隻大烏龜的背上的一塊平板!」這位科學家很有教養地微笑著答道:「那麼這隻烏龜是站在什麼上面呢?」老婦人說:「你很聰明,年輕人,的確很聰明。不過,這是一隻馱著一隻,一直馱下去的烏龜塔啊!」霍金教授感到把宇宙喻為一個無限的烏龜塔當然是荒謬,可是為什麼我們自以為知道得更多一些呢?宇宙從何而來?又將向何處去?宇宙有開端嗎?如果有的話,在這開端之前發生了什麼?時間的本質是什麼?它會有一個終結嗎?……書中提出上述種種「深奧」的問題,形成了一股研究、探索太空的動機。但被野心家所利用,正是妄心生妄境,加上「下士好爭」,藉此所謂研究,不單弄致「天上」、「人間」不得安寧,「清靜」的本源盡失,更引致各國軍事競賽,眾生的處境實在堪慮!
事實上,老子於本經首章道:「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直剖宇宙本源的實相與功用,道係先天地而生,故可以為天地母,本不知此宇宙根源該如何稱呼,故強名為「道」、「大」,又曰「大道」。此「大」非大、小相對比之大,而是絕對的大。蓋因宇宙間無一物是不存在「道」,正是「放之則彌諸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
「清靜經」顧名思義,即是讓自性清明的一條路徑。然而自性之清靜本自俱足,為何不得清靜呢?啊!原來是「心擾之、慾牽之」(第四章)。聖人慈悲,將眾生之成為眾生未得究竟的因由點出。有句話說:「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在於問題本身。為什麼呢?因為形成問題的原因正是解開問題的樞紐啊!」故此,明白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理性受到氣稟的包圍,人心受到物慾的引誘,迷失本來面目,喪失真常,如此沉淪六道之中而不得擺脫,是何等苦惱呀!幸好,老子的慈悲,早已將「解藥」留下:「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第五章)
事實上,孟子亦指導世人「養心莫善於寡欲」。然而遣慾、澄心乃找回清靜真我的要訣。其功夫除了格物、慎獨之外,更須要「實地觀察」、「親身實踐」。因眾生根器淺薄「說是似悟,對境又迷。」故修持這遣慾、澄心的功夫非要在滾滾紅塵:人、我、是、非、稱、譏、毀、譽之中方能證悟。一如《活佛師尊正傳》內有詩曰:「愛網無關愛不纏,金田有種種金丹,禪心要在塵中淨,功行終須世上全;煩惱脫於煩惱際,死生超出死生中,不能火裡生枝葉,安得花開火裡蓮。」拜讀恩師傳內, 恩師行持之活潑應機,直將「清靜」的本義,發揮得淋漓盡致!確如古德云:「靜中靜,非真靜。動中靜,方真靜。」後學極為羨慕 恩師行道之瀟灑與及一心「清靜」的境界。但正是「大士涉世,小士居真。」明白到未能恢復本性清靜,是斷不能東施效顰的。
而解鈴還須繫鈴人,自困當要自解。在聖賢仙佛所開示的種種叮嚀與教誨,前輩的苦心成全下,唯有老實修行、返觀自照。盼透過本經的洗禮,能透過身外之經,覓回本自俱足之「清靜經」矣。
本經雖然不足四百字,卻已涵蓋了宇宙本體實相、功用,並道破了眾生的「病源」與「對治」之方。更寶貴的是闡釋了有關修行的諸項妙竅。後學雖魯鈍也感受到,學習本經無論對道義的提昇與心性的修養,實均有進一步的啟迪。
後學慚愧,修持不篤實,時常妄念紛飛,試問又如何能契入常清常靜的聖者心懷呢!故此上述作答之中,只是東拉西扯一大堆,相信曲解錯漏,詞不達意之處必定很多,懇請 前輩慈悲補充、指正,並請包涵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