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常說,要與小孩多互動,多關心他們,也就是說,要多注意他們的想法,可是怎麼知道他們的想法呢?要他們多表達,多回應。現在的小朋友真的比較辛苦,原因倒不在於要學很多才藝,現代社會裡哪個人不是一天到晚在學新的東西?原因可能在於,小孩很早就被“開發”:很早就必須學會語言與大人互動,學會表達自己的心理狀態,學會表達自己學習時的困難或者成就。其實仔細想想,就算是大人,都很難具備這些開發出來的能力(大人有時更容易怯場,辭不達意,拒絕學習) ,而且若不常使用,能力還是會退化的,那麼,為什麼要刻意訓練小孩這些心理能力呢?
基本上,這些心理表達以及回應能力會同時要求小朋友隨時注意自己的心理狀態,形塑出特定的自我想像。隨著外界的評價與社會流行的好惡,他們也很早就學會挑選“自我” 。也因此,小孩學習到的不見得是容納多元的自我,而是偏好(惡)特定的(有時是很不實際的)自我。對自己採取沮喪、自卑或自大態度,或對他人迎合、攻擊傾向等等可能是這樣而來的結果。
現在社會擔心青少年憂鬱沮喪,所以提供了一些方便作法讓學生們檢測自己的心理狀態,例如在一些超商提供量表。此外,也可以看到一些鼓勵性質的張貼廣告,告訴年青朋友要走向陽光等等的。這到底是個好措施,還是再度強化青少年的心理自我注意與控制?很難說。
我們通常不太喜歡反應遲鈍的小孩,因為這會阻礙他學到特定的技藝(老師通常假設:沒反應就表示不懂);我們也不太喜歡不太會表達自己的學生,因為這無法讓別人瞭解他,人際關係可能會因此變差。因此,我們設法改善他們,我們鼓勵他們。但這往往可能適得其反:因為我們正偷偷地告訴他們,我們並不喜歡你們現在的樣子。互動是小孩成長不可或缺的條件,但是過度的互動、語言學習、才藝學習等等,對於小孩的心理穩定來說也不見得是正面的。
每位父母總是會以比較的角度觀察自己的小孩,調整自己的教養的方式,這無可厚非,但至少要提醒自己:接納與等待也是重要的互動原則。記得前陣子歌星余天的兒子被節目評審說了幾句負面意見,據說,之後就心理失衡,社會關注與討論滔滔不絕。與其說這位年青人心理出問題,或說評審失當,倒不如說,整個社會就像熱鍋上的螞蟻,急著要知道他的“心裡”怎麼回事,這才是真正的病灶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