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珍惜當下,愚者追悔當初,往者已矣,歷史無法重演,回憶已成遺,今以祈恕之心寫出 老前人往日之慈語訓誨,能不汗顏,由衷感愧。追思一九五九年時,在求道之初,蒙受 老前人的慈愛與讚許,將後學與何惠芳前賢相提並論,那時無知的我,不懂自省惕厲,更沒有領悟到 老前人之用心良苦、其實在慈悲後學,要以前賢的才德、前賢的犧牲奉獻,作為效法之楷模。惜哉!虛渡光陰四十年,糊裡糊塗辦成糊塗道;後悔當日不誠心承教,未遵循教誨辦事,故成今日之無奈何!
在後學的心靈深處,常常會釋放出 老前人關懷愛護之深情,永在懷念中,令人生發親近之歡喜心,在修道初心時兩腿自自然然的向佛堂走去,而且樂而忘返,親友都在說我迷了,我在心中自思,真能迷於道那才真好,可以得到真快樂,解脫壓力,忘懷人間冤愆,何樂而不為?那是受到 老前人和前輩的感應力。
修道起初,曾由於好奇心之使然,請求前賢講述 老前人犧牲奉獻之精神,原來 老前人出生佛教家庭,年紀小小就皈依我佛,八歲清口茹素,有受戒為証,得道之後真正覺悟,正法眼藏之真實義,淨土即玄關,信得眼橫鼻直,感恩一指之恩,發心了愿,替師分心,精進修道渡眾,往日紅陽同修,真誠渡化而求道者有百多位,十年如一日之修持,道務宏展。可惜好景不常,世事變遷,國共相爭, 老前人奉命到香港開荒,不久大陸易主,天考人驗開始,天命道務停辦,經濟來源之支柱折斷,逃難來港投靠佛堂的後學為數不少,日常生活費用,受盡經濟困苦,時受後學之不諒,離道者有之, 老前人內心之憂傷,痛心後學之離道,愛莫能助之心情,非常人所能忍受, 老前人默默地堅毅地支撐道場,虔誠篤信之精神,「真道有真考」之信念,篤信天時定有轉機之來臨,忍受考驗,靜觀其變,實如聖人陳蔡受困絕糧之精神,終於一九五九年上天慈憫,春風解凍,大地欣欣向榮,百花怒放,天人共慶之吉日來臨,天開洪恩,普渡重開, 老前人順應天時,澤化佛堂復壇開光,普渡眾生,後學何期幸運,是年六月得求聖道。
光陰易逝,在道場六年,常常得到 老前人耳提面命,可惜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未能珍惜而受益,未有在辦事上虛心請益,未能盡心盡力,踏實辦事,結果是空忙一場。一九六六年,機緣巧合下,公司派往馬來西亞工作, 老前人慈悲格外賜恩,提拔領命辦事,委以重任,以便出國開荒,愚痴的我,不知自量,不審天高地厚,何德何能,更未真誠感恩。在 老前人的慈悲成全下,發勇猛精進心而承受天命。而且在出國之前,由 老前人帶領後學拜見領導前人,徐治洲前人,請求一封介紹信,與當地前輩認識。
然而當時天時未至,道運未開,無法宏展道務,故未有及時了愿,直到一九七五年, 活佛恩師慈訓指示當地前輩:道運已至南方,要接引佛子上法船。前輩們遂努力辦道,自此道務得以快速宏展。愚自思立愿怎能不了愿?豈可辜負 老前人之慈悲與期望?故急修書懇求 老前人恩准開荒機會。厚蒙 老前人慈悲教誨,諸多開荒辦道之經驗訓教,後學承受慈諭,得益良多,遂在一九七九年在吉隆坡成立揚德佛堂。在開光第二年,更蒙 老前人親臨慈悲普化,後學衷心感恩, 老前人的大恩大德,不棄無德無能的小後學,悉心教誨,感受深深,一班小後學們,每晚圍繞在 老前人的前後左右,猶如稚子在慈母懷抱,親情洋溢,童心流露,歡樂之情溢於言表,此情此境,時隔二十多年矣,依然猶如眼前;當日曾蒙 老前人慈語滋潤的後學們,至今座談懷念時,仍然津津樂道, 老前人的慈祥德相,和藹可親,慈語法音,純化每位後學之心靈,關懷之德澤,喜悅充滿在心中,流露在每人之臉上。而今仍是如是, 老前人啊!後學們永遠懷念您老人家,永遠依循您老人家的腳步,直到您老人家的身前膝下,共您老人家的庇蔭。
從一九八二年九月回到香港,每次出國辦事,向老前人辭行,稟告所辦何事,請求慈悲訓示, 老前人每次不厭其煩教誨,使後學學得到辦事圓滿,少犯錯少擔過,教不倦的精神,使後學漸漸成長,當辦事回港,向 老前人參駕,稟告辦事經過詳情,得到 老前人的慈悲指正,給後學知錯可改之機會,內心慶幸感激不盡。追隨 老前人修道辦道四十多年,蒙受教誨,關懷愛護,為後學擔憂,為後學操心,此恩此德,沒齒不忘。
最令人深深敬畏的是犧牲精神,非是常人能夠效法得到,天下之母愛,身為人母者,誰人沒有母子連心之情, 老前人得道之後,能將五歲之獨生子,拜託嬸母撫養,捨身道場,以佛堂為家,犧牲親情之偉大精神,怎不令人感動 老前人啊!您老人家已經盡到五大犧牲,盡心盡力,承上啟下,上護前人,下愛後學,因此道場道氣凝聚,聖人有云:「苟無至德,至道不凝焉。」 老前人的至德,成功了常州的大道場,沐浴在德澤裡後學們,能不衷心感恩,永銘心中。
老前人的無上忍耐,是佛菩薩之涵養,忍耐後學離開之痛,打擊之深,默默承受,未有一言半句,憐憫後學之無智,包容其無情,含痛在心, 老前人啊!您老是菩薩慈悲心腸。
老前人啊!您老人家壽高百歲,修養已臻爐火純清,炯炯的眼神,光芒迫人,豈是普通的老人,您老人家何苦真人不露相,以此考後學們的真知,以試後學們的真誠,往事如煙,良辰不再,惟有深恩念念,作為進德修業,道程上的資糧,以此自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