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德道學院教師人才班

◎ 前人慈悲 編輯組整理

  「各位同修大家好。今天是非常特殊的聚會,承蒙上天慈悲,師尊師母大德,大家才有這個緣分相聚在一起。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
  各位都是教師。自古以來,老師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傳道、授業、解惑」 。因為人不是生而知之,都是經由學習而得的,所以需要有教師。如果說心中有疑惑、有問題而不去請教老師,那麼問題就無法解決,所以一定要有師。我們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比我早生的人,都可以當我們的師。因為他的道理比我懂得早,比我懂得多,所以有什麼困惑疑難,我都需要去求教他、尊重他、拜他為師;但是後來生的、比我年輕的,如果他聞道比我早,我八十歲,他只有三歲,他講出來有他的道裡,我們也要認他為師。所以論及道,並不是因為年齡長於我,而是只要他是個懂得「道」的人,即便後生於我,我都要稱他為師。
「三人行必有我師」
  因而師的存在,是非顯、非貴、非因年齡多、也非因年齡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師存在的地方,因為他有能力可以指引我們。聖人講:「三人行必有我師」 ,又說:「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去之」 ,這就是講別人的優點我們要學習,要虛心求教;看到別人的錯處,我們要引以為鑑,這樣方才可以成為一個「教才」─教師的人才。因為教學過程中,不是憑我們想像出來的道理就可以教人的,而是要從不同的道理當中去深入,更進一步去探討、去了解。
老師就像「牧羊人」
  各位都從事教育工作,所謂「教育」 ,「教」就是把不懂的教到懂,「育」就是培養,使他提昇與成長。人來到世界上有好多事情不懂,所以需要教育。「教育」也如同牧羊人趕羊一般,需要一枝竹鞭子將羊群管理好,因為雖然有些人的能力、知識都很了不起,但有時候還是會盲目,當盲目時就需要靠這枝鞭子來鞭策。在道場上,我們是那羊群,恩師的鞭子鞭策著我們,讓我們朝著正確的人生方向前進;在職場上,各位都是牧羊人,都是牧人的人,帶動著你們的學生,而你們的學生就是那羊群,請問你們的羊聽不聽牧羊人的話呢?他的心在想些什麼,你們知道嗎?如果知道,那就是能「牧心」 。所以要「牧人」 ,首先要學習牧每一個人的心,帶動他的心,將來你心、他心、我心變為一心,大家一心就不用你去鞭策,不用你多講,大家是契合的,一個會心的微笑,大家都瞭解彼此的意思。修道講明心見性,就是這個境界。
「當老師是職業?還是飯碗?」
  「牧心」必先了解對方的心。譬如說:小孩子越是要他向別人打招呼,他越是反抗,你明白他的心,不在人前過度要求他,顧及他的自尊心,不多久他就會主動用他的方式向人打招呼。在學校,學生有時候也會不肯接受老師的教學,讓老師頭痛和煩惱。這時就要想一想:「教育是職業?還是飯碗?」認為這是飯碗,那你也得小心地捧好這碗飯;認為這是我的職業,是我想要做的,那就能讓自己的心變得非常愉快,把一切的事變得非常順利,這就是「反逆為順」的良方。今天為人師,不論你是教導哪一個年齡層─國小、國中、高中、大學,看到學生,你都要非常開心。如果你能體認到一切都是「他在教你」 ,你就能對順境、逆境都平等看待。當一位教師能夠做到順逆一如的時候,那麼你在職業上、教育上、心態上就能有所提昇。這樣一來,每天不同的煩惱、不同的事情,都可以成為提昇我們成就菩薩的無上因緣。
老師如何看待:有教無類
  各位都是有能力、有學識的,要學習這樣的境界應該很容易,之所以還沒完全達到,最困難的部份是什麼呢?我認為應該是「不肯勇敢地實踐」 。好比身為老師,今天被學生罵了幾句,你一定心想「哪有這個道理!學生罵老師、反抗老師,把老師的立場放到哪裡去?」如果你轉個方向想:「一個小孩子為什麼要到學校來呢?到學校來就是要接受教育,既然如此,我這個做老師的看到這樣,該如何「教」他?如何「育」他?」想到這裡,能勇敢地找出方法去做,這就是從不順的當中,去成就我們內心的境界。否則一遇到頑皮的孩子就說「我不教了」 ,這樣可以嗎?修道也是一樣,我們回到佛堂是為了什麼?所以不論是為人師,還是做一個學道修道者、做一個道中的人才,心性的提昇是非常重要的。
教學中,如何面對順逆?
  我們來看看:一棟房子如果沒有棟樑,一定蓋不起來,然而它同時須承受順與逆─成為所有材料中最高大的,是為順;整棟房子重大的力量強壓住它,這是逆。又如同造橋時,用高級的材料來建造,是為順;眾人皆踩踏在它的身上,使得它感覺疼痛,這便是逆。身為道場的棟樑,要既能承受順,也能承受逆;能承受重,也能承受痛。身為老師,在教學生涯中一定會遇到很多問題,在修道路程中也是這樣。所以不論是順境、逆境,重也好,痛也好,都是在讓我們學習:經過逆境,才懂得這個叫做逆境;經過順境,也了解順境是這樣開始的,兩者相輔相成,幫助我們調整心情,在平順、安穩、或不平、不安穩的環境當中,能讓心中的貪執、愛慾、恨怨、惱氣全部排放出來─因為對順境過於喜歡,反而容易養成好逸惡勞的心態,而招致失敗;對逆境過於排斥,不願去承受的話,也一樣要遭受到失敗。
愛是面對順逆中的最佳良藥
  世界上一切的事情,我們都要去透視它,這樣我們才能有所成長,不停成長,直到最後一口氣,才可以放下。而唯一的方法,就是真正的去學習。今天大家回來這裡,一切都是為了學習,不論做人、修持,都是要學。如果覺得你的人生是孤獨的,得不到別人的幫助,那麼你的內心永遠體會不到寧靜與喜悅。修道更加是如此,若是不能轉識成智,就沒有辦法知道每一件事、每一個境,都是在成全人。世界上每個人都是佛,一切事物都是佛心,都在開示我們、教育我們。好比種菜,如果不澆水、不施肥,種出來的菜會長得好嗎?會好吃嗎?可能沒多久就枯死了,好好的東西就這樣浪費了。所以一切都需要愛心與關心,在這世界上最溫暖的就是「愛」 ,心中有了「愛」存在,即使壞的也當他是好的,那麼我們在順逆當中就沒有問題。
慈悲為懷,愛心是教育最佳工具
  因此,做一位教師,應該怎樣去對待我們的學生呢?首先就要用愛的教育,把「愛」字擺在前邊。為什麼?佛家有一句話:「慈悲為懷」 ,慈悲第一,你就要把這個愛心平均分給大家。愛的教育就是不可以曲解理路,理路曲解就是沒有道,也沒有真正的真理在裡面,我們要將人變成有用的才,就是要有調教的功夫。第一步,想想看,我們到廟裡拜佛,一進山門,就看見哪一位?(彌勒祖師) ,對,跑進大門就看見彌勒祖師,看見他怎麼樣?笑瞇瞇,總歸是非常有歡喜心,笑嘻嘻的拿愛來攝受我們,以溫馨的笑容來歡迎我們,如果說這樣的愛還打不動我們、成就不了我們、還無法讓我們受教的話,那就有後面的四大金剛。你看那廟門再進去有一位韋駝菩薩,他拿神力來攝服你,教你不可以馬虎。
教育要用鼓勵及關懷代替責備
  作為一個教師,我們將來要做一個人才,必須要用鼓勵來代替責備,以關懷的心來代替苛責,就算對方有什麼錯處,也總是拿言語與動作來鼓勵他,不要直接責備他,直到他能自動的瞭解,自動的改過。一件事情做錯,你要責罰對方很簡單:為什麼這樣?你什麼是對、什麼不對,這樣罵完就結束了,可是對方接受嗎?所以一定要有關懷的心。聖人的「教」 ,就是拿愛心來教育。我們做為一個老師,就要當一尊活菩薩,把學生看成是自己的孩子,拿父母的心來帶學生,這樣的話,你的愛永遠存在,決不會隨意苛責、隨意懲罰,就算學生如何哭鬧、如何不聽話,你還是會原諒他。所以我們今天要學的,就是要拿父母的心、拿菩薩的心來代替一切,這就是愛的教育。
用發問啟發智慧
  接著我們還要用引導的方法。學生若有不懂的地方,我們要用方法來引發他、教導他,這個方法就是用發問題的方式。你可以問他:「那一句要說什麼呢?」好比金剛經就是用這個功夫,舉須菩提來發問好多問題,如來佛一件一件的解釋,讓每一個弟子都聆聽,吸取他這個智慧,啟發出他的要求。也就是不要自己講了一堆,再去問他:「你懂不懂?你會不會?」這樣子學生就只能搖搖頭、點點頭,沒有下文了。你拿其他人的問題來引發出學生自己的問題,讓他在不知不覺中增加見識,廣大聽聞,得到更多的提升,這方才是正確的引導。
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人才講師是教育人才,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父母只造我們的身體,上天則給我們靈魂。這個靈魂有一個很奇特的地方,就是只要永遠保存在一個地方,不讓魂魄散掉,那就會變成一個完美的靈,發揮作用後,也會讓我們變成一個非常有用的人,這些全靠靈魂工程師的指導與運用。所以我們今天能夠選擇這一個行業,在社會上是一個教育的行業,就要有一個教育的思想,這個思想並不是教我們後天懂一點道理就好,而是要把精華拿出來,要保持我們的「靈」將來不會變質,第一個方法就是要有愛心,這個愛心少不了。
教導健全的靈魂,要從心下手
  第二,我們教育的思想有了「愛心」之後,它是長期、永遠不斷的站在這個崗位上,不要自認為「我是老師」 、「我是講師」 、「我是人才」 ,這樣的想法是用無上的權威,自以為可以用老師的資格來批評人、責罵人,這個是完全不對的。須要知道:我們的抱負越大,犧牲就一定越大。今天要當講師、要做人才,講師與人才不是普普通通就可以承擔的,而是要有一個資歷,有一個真正的才能、計劃,而且能與心靈配合在一起。因為理想很高,所以付出的代價相對地也會很高。你想想看,一個人在世界上,要把另一個人的靈變成非常非常的完美,容易嗎?因為這是無形的,不是有形的。無形的就要從他的平常生活當中表現出來,讓每一個人都認同,這就不簡單,要有非常之精細的能力才行。所以人才工程師要教導出一個建全的靈魂,就是要把人指導得很成功,這個唯一的途逕就是「道」。
「順天理,合人情,不自欺,不自慢」
  我們的恩師教導我們成就一個人才,成就一個講師,讓我們的人生能夠依道而行,祂老人家所教導的,最重要的是「順天理、合人情、不自欺、不自慢,正直平坦,堅剛貞白」 ,這樣就是道。反之,「逆天理、拂人情,悖倫紀、乖道義」 ,這就不是道。「順天理,合人情」是說:作為一個人才講師,處處要順事天理。天理有範圍,不可超越,因而最低限度,在這個世界法當中,我們以人情來圓滿,所以順乎天理還要合人情,處處做事問你的良心:「過意得去嗎?有沒有怕人知道、怕人聽到的事情?」「不自欺」 ,是說做事不能自己欺騙自己,連小孩都懂得欺騙人家的人,他這個頭鑽進去藏起來,尾巴在後邊讓人家看見,他以為自己的眼睛看不見就可以了,這是不可能的。「不自慢」 ,不能驕傲,平日對待師親長輩、甚至所有的人,都要以很溫和的禮儀去相對;「正直平坦」 ,在世界法當中,平時處事要端正,豎立起標竿,不可以歪邪,不可以偏倚,平平坦坦的,讓大家可以接受;「堅剛貞白」 ,在任何環境當中做事一定要有一個堅固的志向,從一而終,不可以有二心,「剛」是指非常有骨氣,不可以彎來彎去,「貞」是非常之清白,這樣的行為才叫做道。
「逆天理、拂人情」,要智慧去處理
  一個講師,一個人才,在處事當中要時時憑著你的正直,去開創出一條正道。要知道,世上沒有哪一條馬路是一路直到底的,但是當你經過的時候,碰到彎曲的地方,你要想辦法讓它平坦正直起來,這才是一個講師人才應做的事。還有不可以違逆天理,能合乎天理,處世就會非常順暢,自己舒服,也讓周遭的人舒服;不可以拂逆人情,人之常情也是很重要,應當順從的時候,就不可以固執己見;不可以悖倫紀,不能違背綱常倫理,如果遇到有不合倫常關係、不合法紀的,你要用方法來平定它;不可違背道義,不能做出不合乎義理的事。因為「逆天理、拂人情,悖倫紀、乖道義」都是不合道的,遇到不合道的事情,就要靠我們的智慧去衝破它。
身體跟心靈要同時「放下」
  好比我這次生病,讓我發覺到:我們在世界上,如果不順著這些真理的話,那就會跟我現在這個頭腦一樣,一個念頭不熄火,頭頂就會有灼燒的感覺,這一燒,就引起周身不能動彈;如果能告訴自己「放下,放下」 ,手腳就又能行動了。所以我們修道唯一為的是什麼?是行理於天下,我們修道就是要以理、以道作為標準,發諸於日常生活之中,用自然、當然的道理,而不用心機。這個理就是永遠不把自己擺進去,為什麼?因為當人不用心機時,一定合乎理、合乎自然,一用心機就會有私。當你做事情有私念在裡面時,你就寸步難行。像我現在,我這樣放下可以走,可是當我的念頭一動,腳就會舉不起。這才發覺原來人的身體跟心靈是一體的,心理放不下,身體就要阻礙你。
「逆天理、拂人情」,要智慧去處理
  一個講師,一個人才,在處事當中要時時憑著你的正直,去開創出一條正道。要知道,世上沒有哪一條馬路是一路直到底的,但是當你經過的時候,碰到彎曲的地方,你要想辦法讓它平坦正直起來,這才是一個講師人才應做的事。還有不可以違逆天理,能合乎天理,處世就會非常順暢,自己舒服,也讓周遭的人舒服;不可以拂逆人情,人之常情也是很重要,應當順從的時候,就不可以固執己見;不可以悖倫紀,不能違背綱常倫理,如果遇到有不合倫常關係、不合法紀的,你要用方法來平定它;不可違背道義,不能做出不合乎義理的事。因為「逆天理、拂人情,悖倫紀、乖道義」都是不合道的,遇到不合道的事情,就要靠我們的智慧去衝破它。
私情是公理最大的阻礙
  我們做一個修道的人,應該用這個理,來看世界一切的是是非非、善善惡惡。當心中沒有一絲的私念、雜念之後,就可以依理站在人前,任何事情就可以公然來處置。公就能明,你用公的理路去做,它一定是非常明朗的;相反的,若有一個「我」字,事情做出來就不明朗,就沒有公理,沒有公理那就一定會受到阻礙。
「修道莫如樹德」
  管子曾說過:「一年之計莫如樹穀,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意思是說:如果你只期望一年就要得到收割,那就種種五穀;如果你有更長的計劃,要種植一片樹林,那你就該有十年的打算;但是要栽培人才,卻需要有百年大計才夠。人的一生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就是「樹人」 。再加上修道以後─「修道之計莫如樹德」─如果要想修道,那就一定要把本有的德性建立起來才可以。因此,各位老師的環境可說是很有福氣,既能「樹人」 ,又能「樹德」 ,是非常了不起的。
樹德樹人,發心付出,始終如一
  我們既然有這樣的福氣,就要不斷努力的去學習。如同荀子所說的「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可以為法則。」身為老師,我們都知道,樹德樹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在座的各位都是樹德樹人的大人才。為人師是儒家最有意義的事,一般人學來的技能都會捨不得拿出來,但是老師是將所學儘量付出,所以顯得特別的高尚。自古以來,「敬師禮」都是非常隆重的,就是因為師心如同天下父母心一樣,非常了不起。修道也是,在道場上,我們都是同修,應該和老師的心一般,彼此只有付出,沒有計較。因為在世界法中,沒有人是永遠完美無缺的。人的心就是那麼浮浮沈沈,當遇到外來的阻礙時,容易發生危機。所以要保持一顆學道的心,在我們有生之年,學習像菩薩一樣的始終如一,一樣的發心與付出。來到道場,看一看哪些有道理、有意義,把認為是好的東西放在心裡,然後照著去做,做了之後,有一天,也會受到別人的鑑定與肯定─這位老師不錯,人家就會跟著你做,這就是師道中最珍貴的智慧傳承。
  在世界上,一個人如果沒有真正的智慧,縱使擁有豐富的知識、學識與經驗,還是無法通過層層的人生關卡。因為現實生活上的問題與考驗是天天都不同,順逆的境遇也是時時都不相同的。在這當中唯有透過學習,方才可以轉識成智。
教學相長,青出於藍更勝於藍
  我希望我們作為一個教師人才,能保持一顆不斷學習的心,從修持的功夫上,把自己的身心修鍊好,把情與理分別清楚;從教人的立場上,能學習牧人牧心、順逆一如的功夫,並且勇於實踐;從教育的原則上,學習如何保持一顆永遠不變的愛心、學習運用愛的教育來待人,最後學習處理任何事都能依道、依理而行。這樣的話,就能真正成就一個教師人才─教師中的好人才,既能樹德,也能樹人,成功每一個人千秋萬世的教育事業。
  上天的慈悲,我們都是老的兒女,但多生多劫來直到現在,我們與老的心卻越離越遠。由於不明瞭人生真諦,不明瞭道理,也不知道我們的根源,更不明白無生老要我們來到這世界上的用意,所以恩師大聲疾呼要我們求道、學道、修道、辦道。在種種環境中,我們也不斷地來開班研究,不斷地來學習。期盼我們一班同修能更上一層樓,從凡夫到聖人,從無知到大知,從學而到能教人,達到「青出於藍更勝於藍」的境地。祝福大家,期勉大家!

博德季刊第九期
特稿
重德道學院教師人才班
慈語甘泉
修道之首心為要
談修道的工夫
專題論述
論修養─賢德法會演講紀要(下)
九經
契天恩讚師德
重德道學院特槁
周敦頤《太極圖說》概述
一脈薪火傳九州
重德快報 感恩護持
天涯若比鄰
把力量用在最需要你的地方
天宗重建落成
處世錦囊
小心電腦
道場加油站
用心良苦育英才
千手千眼記常州
留住眼下這一刻 就留住常州記錄
重德道學院第八屆教師人才班第二年研習心得
記今年夏天∼教師人才班心得
心花朵朵開─道學院教師人才班心聲迴響精彩片段摘錄
95年兒童國學夏令營-活動心得
兒童夏令營
青少年暑期夏令營輔導員訓練紀要
愿.塵不帶 緣.散不開 95年台灣大專高中暑期夏令營
小 品
慈暉 爸媽,謝謝您
老子謙德精神的典範─漢文帝
溺愛與民主 一線之隔
心靈SPA
生活智慧故事
編輯小語
封底裡
食譜/素丸、椰絲鮮奶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