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乃大

◎ 香港 鄧昭昌點傳師    

  恩師慈悲:「懂得包容,多份圓融」

  人生存在這世界上,過的是群體生活,有地域、風俗、言語、文字的之不同,性別、年齡的差異,地位、身份、職業的類別,思想、信仰、興趣亦各有不同,雖然大家有這麼多的差別,但隨著因緣和合,彼此還是息息相關,共同寄寓。尤其我等今日修道,不能獨善其身,就像一個天道推銷員,必須走入人群,接引原人,如果沒有容許異己存在的雅量,就不易與人相處,更遑論化渡眾生,了愿還鄉,歸家見了。

  人與人相處,本來就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尤其道場中要與不同年紀、學識、背景的同修共處,要薪火相傳,不產生代溝,學習圓融是當前急務。所謂「圓融」就是不去計較小瑕小疵,具有一種包容性。我們最大缺點就是逞強好勝,不懂隱惡揚善的道理,動輒得理不饒人,擴大別人的不是,盯著別人的缺點不放,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如果只是忍讓,不加以引導成全,又會讓對方得寸進尺,迷失自己。所以真正的圓融是有底線的,誠如恩師在慈暉之光所慈悲的,雖然我們委屈自己圓融十方,但仍需道念堅強,原則不變,否則圓融就變成縱容,反而害了別人。

  道場中雖然每個人都各司其職,各站在不同崗位之中,各有各的責任,理應守望相助,同心同德,但大部份人都有堅持己見,自以為是的習慣,更由於觀點不盡相同,不能和衷共濟。所以我們的「圓融」就是放開胸懷,互相包容,互相配合,而不是支配,權威指揮,做成各持己見,水火不容的局面,古語云:「得理而能饒人,是謂厚道,厚道則路寬;無理而又損人,是謂霸道,霸道則路窄。」

  耶穌說:「愛你的敵人」。佛陀鼓勵人要「怨親平等」,所以真正的「圓融」就是不念舊惡,不計前嫌,不妒人有,不瞋人好,心量大的人,做事自有人助,自然能成大業,因為「有容乃大」,只有包容才能溝通,做人處事,必須包容忍耐,大海容納百川眾流,虛空容納森羅萬象,大地容納人畜萬物,而人心其實更能包容一切,不過我們只會要求別人適應自己,對人不斷要求,又不自我反省,才會有容不下人的感覺,須知再好的人,也有他的短處,「觀德莫觀失」就是最好人我相處之道,要彼此包容,諒解才會快樂,否則對任何事看不慣就會放不下,痛苦因而產生,所以凡事不是要求對方,而是先由自身付出,真正的愛,不是佔有、征服,而是諒解、互相欣賞,以「無我」為中心,犧性奉獻,才可達到圓融圓滿。

  恩師慈悲:「圓融道場、心燈傳燈、薪火相續、自心不斷。」亦謹以此互勉。

  博德季刊第四期
  特稿
壇主的聖職與榮耀─前人慈悲
  慈語甘泉
活佛恩師慈囑摘錄
三天主考院長大人慈賜「壇主行」
尋寶樂,樂無窮!
  專題論述
壇主之意義
壇主之規則
壇主之責任
闡道守則
  重德道學院特槁
重德道學院易經課程記要(一)
  道場加油站
有容乃大
  處世錦囊
能力與能力證明
  封面封底介紹
崇聖寶殿簡介
活動報導
追思先賢 永懷徐前人德澤─台灣清明祭祖照片集錦
追思先賢,報本反始
慈恩浩瀚深似海,孝親及時莫遲疑
  小 品
心靈SPA
人為什麼而活〈下〉
父親歸空之天道恩典
把快樂〈HAPPY〉傳出去
生活智慧故事
專題報導─執善真君
執善真君專輯─前言
我的漁父─王奠之前人
憶前人
摯關懷與愛護─令枯木逢生
憶念與王公公前人相處的生活點滴
王公公追思錄
憶王公奠之前人(執善真君)
王公奠之前人生前行儀點滴
好書介紹
ENJOY善待自己
徵求感人故事
編輯小語
食譜/素龍捲、素鳳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