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正綱
耶魯大學心理教授李文遜曾做過一個研究,發現人生17~33歲的期間,年輕人都有很多的夢想,其中四個大夢影響最大:
第一個夢:尋求一位良師益友
第二個夢:尋求終生的職業與事業
第三個夢:愛的尋求
第四個夢:尋求人生價值
人生最高的價值在那裡?價值越大,受惠的人越多,涵蓋面越大。同樣是人,幾十年後,為什麼最後結局不一樣?
1.只為自己設想不為別人考慮,甚至損人利己,像秦檜最後還是遺臭千年。
2.一般凡夫俗子,像天邊的星星,多一顆不覺得亮,少一顆不覺得暗,跟草木同朽,默默無聞,無聲無息。
3.對某一個空間、某一個時代貢獻很大,讓人家立銅像,立標竿,頂禮追思。
4.打破時空限制,讓人家裝金身,蓋廟宇,頂禮膜拜,俎豆馨香,萬代瞻仰;像孔老夫子,在美國仍有很多人非常景仰他,這就是人生最大的價值。
然而,必須瞭解人生的路是坎坷曲折的,所謂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夢想不一定成真,夢想不成功就有挫折感。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明知自己的夢不可實現而強為之,到頭來的一場空,因此痛不欲生,很多悲劇由此發生。故量力而為,順勢而為是避免此一悲劇發生的良方。
一般而言,強者在受到挫折時,會觸發第二個夢,或將他的夢做必要的修正,但絕不放棄做他的夢。弱者就會覺得失去了生活的目標與勇氣,甚至懷疑生命的價值,失去對自己的自信,不敢再有夢。從此就墜入消極、沮喪、無望的深淵,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失去了活著的勇氣,不可自拔,這是多麼地可怕。
須知,人到了絕望的時候仍然需要夢,否則死了仍在痛苦中。
宗教就是為了所有受到挫折的人提供一個「最後的夢」,基督教許以「天堂」;佛教許以「極樂世界」;一貫道許以「回到老身邊」,讓人得到一個圓滿的歸宿。那是一個清靜、光明、快樂的境界,這是一個多麼美好、安詳的夢。
人生規劃就是營造夢,但人生規劃不一定是為追求「名、利」,提昇生活品質也是一種規劃。人必須為自己規劃一個理想較為崇尚的夢,富於善意的夢。崇高,就能獲得人們對你的尊敬與讚賞;善意,必得他人的喜愛,你就能活得愉快。在讚嘆夢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種人生的基本態度來正視自己的夢。那就是「成固好,不成亦能處之泰然」。
有宗教信仰的人,該為自己高興,因自己具有「拿的起,放的下」的人生基本態度,也就是隨緣。「隨其所宜,是為生義」,「能隨緣就能得到心靈的自由自在」。
儒家說:「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這是儒家積極的人生觀,勉勵吾人必須自強不息,以創造自己美好的夢,為人類謀福祉。同時又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這個隨心所欲就是瞭解人生哲理後,心理完全成熟後所得到的心靈上的完全自由自在。因而,我們的結論,人為什麼而活?答案是為了他的夢(夢想、理想、希望)。而最美好的夢,就是得到心靈的自由自在。
如果你未滿七十歲,就懂得:
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
編織一個自己的夢。
而不執著於他的成敗,且能隨緣。
保持心靈的自由自在。那你就是一個幸福快樂的人了!
親愛的讀者,你能告訴我,你現在編織的是什麼夢?如果還沒有,那就趕緊營造你美好的夢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