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山
隨著畢業季節來到,
社會新鮮人不免著急:「我能做什麼?」
人求事、事求人,若沒有核心能力,
恐怕連自己都不知道找什麼樣的工作。
可是社會新鮮人又有什麼能力與能力證明?
現在社會對人的看法似乎有了一個明顯的轉變:愈來愈多的機構向我們要求各種能力證明、資格認證,同時也有同樣多的機構告訴我們,它們可是經過國家認證的,或者是由某公會、國外授權認證的合格單位,並且可以發給我們有效力的能力證明之類的文件。這種現象相當普遍,從小學生的暑期活動到銀行人員的資格都免不了能力的證明文件。弔詭的是,現在的教育強調盡量少考試,鼓勵多元發展,結果卻是讓大家的考試多元化,而且可能終其一生都要參加各種的資格考試、能力鑑定。由此可以看得出,一個人若是孤伶伶的,不參加任何組織的活動,將很難在社會裡得到別人的承認,因為他沒有證明。
猶記每次擔任入學甄試的評審時,總是要看一大疊個人資料,每一份都製作得很精彩,看起來也很獨特,但還是可以窺出不少類似之處,因此實在很難評判這些學生的真正能力。最後一個分出高低的機會就是面試,偏偏面試的時間短,也不可能完全測試參選者是否真的名實相符。最後,面試頂多是得到模糊的個人印象而已。而通過這些甄試程序而入學的學生真的優秀嗎?或者說,真的有特殊的才華嗎?很難講,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絕對有「(文件證明的)資格」!
也因此,雖然社會不斷要求大家拿出資格證明、考試及格證書、學習認證,但是從某個角度來說,社會也愈來愈可能懷疑這些文件到底能證明什麼。怎麼解決這個兩難的問題呢?說穿了,能力證明文件提供給組織(公司、學校、政府機關、社團等等)的,因為組織只能紙上作業,文件齊全了,就認得你,不齊全的話,就請你下次再來或將你拒於門外。若有幸進到一個機構,固然證明了自己過去的能力受到肯定,但是這種肯定是否真的名實相符,就要看同事們的評價了。同事間因為朝夕共事,是最常給對方的能力打分數,而且也常在公事上直接或間接地評價其他同事的能力。這裡因此會涉及認證文件上看不到的能力:與上司、同事的協調能力,人際間的相互尊重,工作態度等等。再者,主管也會在錄用你之後更加仔細考核,當初文件上所說的能力與實際能力之間是否有落差?這麼看來,公司越是在意紙上登記的能力,就越會在日後考察職員的實際能力。也因此公司會更容易埋怨,找不到「真正」有能力的人。我想,真正的問題不在於人才不足,找不到人才,而是「能力證明」這個擋不住的趨勢。
求學與求職的人當然也無法逆於這股潮流,但至少要能提醒自己,各種能力證明只是一種組織的登錄而已,不必因此而太過自信。另一方面,機構裡有各種正式與非正式的評鑑考核,我們不妨將它們看成是提醒自己:沒有惟一客觀判準能衡量我的能力,但是我的能力並不僅於你們所看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