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開章明義就說出「道」是本源與萬物德用之相互關係,老子之意,首重本源的探索再求德用之發揮。德之為用首要明本,不明本,德無以用矣。
所謂「道」本來是一抽象名詞,無聲無臭,不可捉摸又神秘莫測,故無法用語言、文字表達,老子以假定的名稱,叫做「道」
。又因「道」是萬古常存,故又叫常道,反之如可以用文字言語,描述事實真相,那便不是真常不變的大道。
在本章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老子提出了「道」和「名」
,「有」與「無」四個問題。
-
「道」是宇宙萬物創生的本源。
-
「名」是「道」所生萬物之德用,這「名」又有命名、名相之意,即有跡象可尋的名稱,故這「名」又有兩個詮譯,一是恆常不變之「常德」,二是有跡相可尋的名象之「命名」。
老子所述「名」
、「有」
、「無」之意義,後學愚見闡釋如下:
1.
「名」者,萬物之名相,是由「道」而創生,故曰萬物皆有道存。如佛家所說:「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是說一草一木有「道」存。老子之意揭示我們了解天地萬物不能離開「道」
,如中庸上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萬物之德用乃顯露「道」之所存,如人之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人如能將此八德真實的行持,即能顯露本體自性之所存。蓋人之自性是隱藏於密,惟有通過八德行持以揭示自性之所存,然而人之自性原是出於「道」所賦,故說八德之用乃顯道之所存者,由達德之用以明道之體在,此即儒家所謂下學而上達矣。
2.
「名」既是名相,則落於形跡有變易,是謂假名。假名者,生住異滅之現象也。所有假之名相皆由道而生化,「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之意揭示我們應由假之「名」相而尋求名相背後本源之真,就是要藉假之名而明真之道。同時老子亦揭示我們不可執於名相,因名相祇是道之過客,世人不明萬事皆假的道理,以執假為真,故浮生若夢,醉生夢死,流浪生死至今六萬餘年了。
3. 「無名天地之始」
,這是說「無」是天地萬物→「名」的本源,在未有宇宙天地萬物的「名」之前,就是「無」的境界,是一個靜體,靜極而動,動而創生天地萬物,此乃一而化萬,無極而太極,太極生陰陽,陰陽而生萬物。然而天地萬物本無名,因形相而有名。即如「天地」之名為天地,天有覆蓋、降雨露之德;地有承載山河、滋養萬物之德,故名之為「天地」
。換言之,有此「道」即有此「理」
,有此理即有萬物之「德用」
。道與德是一而二,二而一無有分別,道是本源即無名;德是功用即有名,天地萬物各具其功用。「有名」之德乃顯「無名」之道,故說體用一如,即道之流行。
4.
無名天地之始,以人之本位而言,如中庸上一句:「喜怒哀樂之未發。」這喜怒哀樂之未發之時那個境界,就是人之無名天地之始。若發而皆中節,即天理流行的時候,就是有名萬物之母。喜怒哀樂之未發是人心寧靜之時,無思無欲,與道之混沌是相通的。老子說:「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無欲是喜怒哀樂之未發,心是寧靜的,寧靜能致遠,所謂察稽知極,窮理盡性,皆因於無欲寧靜以觀其妙;有欲是喜怒哀樂之既發,但不失其合理性與適度性,合理適度者,中節也。就是一切言行舉止感情表達皆是天理流行,就是儒家說私欲淨盡,妄念不生,舉動無妄,行止合法以觀其徼。
「有」是由「無」而所創生,修行人若能了解無名之始,則可明白天地萬物一切有名之相皆是變滅無常。故「有」是不實、不可執,凡有創生,皆從變滅。然而世人所執者,形象之名相;修行人所執者,空無之頑空,二者皆是病。惟有「有」
、「無」不執,才真正了然於心。三祖信心銘云:「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萬法無咎。」這才真正契入老子的自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