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 起
從過去到現在,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光之一,就是聽故事了。那熟悉的故事內容,不因時空改變,自古流傳至今,甚至未來。
原來,聽故事可以成長,從故事中可以學習人生經驗;其實,我們每天都在聽故事,從自己與周遭的故事中成長,學習正確的價值觀,培養迎向困難的智慧與勇氣!
以下的故事,願與讀者一起分享,讓我們從聽故事,豐富生命,體驗人生。
如何找到「對方需要的」
她,每天將家裡的鍋子刷到亮得可以當鏡子。
她,每天跪在地上,用抹布和膝蓋一寸一寸的抹,家裡的地板永遠擦得比別人家的床乾淨。
她,每天清晨五點摸黑起床,為先生煮一鍋熱騰騰的稀飯,因為先生胃不好,只能吃稀飯。再為孩子煮一鍋乾飯,因為孩子正值青春期,還在發育,一整天上學才不會餓。
她,每個星期總會記得把榻榻米、棉被搬出去曬,希望每個她愛的人,在被窩裡都有暖暖的太陽香。
她,是個賢良的好女人,她是我母親。
他,不抽煙、不喝酒、工作認真,每天準時上下班。
他,暑假還排功課表,安排孩子的作息,督促孩子的課業,是個盡責的父親。
他,喜歡下棋、寫書法,浸淫在古書的世界。
他,是妻子的天,是孩子的地,是家裡的大樹,保護、疼愛、經濟,一肩扛起。
他,是個淳厚的好男人,他是我父親。
但是,他們卻不幸福。在母親眼中,盡責老實的父親不是個好伴侶;而在老爸心裡,認真辛勞的媽媽,也不是個好妻子。在我成長過程中,父親不只一次地表示他在婚姻中的孤單、無奈與不被瞭解;而我也不只一次見到母親在院子角落,暗暗無聲地掉淚,父親用語言,母親用行動,各自表達了他們在婚姻中所面對的挫折與痛苦。
「兩個好人,為什麼沒有好婚姻?」一直是我對原生家庭的困惑,直至我走入婚姻。婚姻初期,和母親一樣,我努力的刷鍋子、擦地板、燒飯,奇怪的是,我不快樂;看看我先生,似乎他也不快樂。我心想,是因為地板不夠乾淨,飯菜燒得不夠好吃吧,於是,我更用力擦地板,更用心做飯,但我們還是不快樂。
那天,下了班,拖著疲累的身子,我正忙著擦地板,先生說:「老婆,來陪我聽一下音樂!」心裡老大不爽的說:「還有一大半的地方沒擦,你沒看到嗎?」話才出口,我呆住了,驚覺這句話好熟悉,記憶中,這是媽媽和父親間常見的對話內容,我重演了父母的婚姻,成了另一個哀怨的太太。
媽媽刷鍋子的時間比陪爸爸長,不斷地做家事,是她維持婚姻的方法,她用她的方法在愛父親,這個方法就是「做家事」;爸爸,不斷努力賺錢,給妻小衣食無缺的生活,他也用他的方法在愛母親,給她「安定的生活」
。但他們都太執著用「自己」的方式愛對方,而不是用「對方需要」的方法愛另一半,自己累得半死,對方也收不到,最後,期待破滅,灰心而死。
驚醒後的自己問先生,「你要什麼?」
「陪我聊聊天,家裡髒一點沒關係。」
「聽我說話,不要給建議。」原來我做的都是白工。
「每天,有機會到植物園散散步,而不是守在電視機前,相對無言。」
「回家忙公務到深夜,端上的蔘茶要記得喝。」無辜的先生,這才恍然大悟。
【心得/淺見】
在你的生活中,是否經常碰到,「使盡全力做,盡全力做到死」
,卻不是對方要的例子。
講師在台上口沫橫飛的說了半天的經典,卻不知下面聽者的心,只想這些經典,前賢應該滿腔歡喜,沒想到前賢認為「它」在職場、家庭、生活中助益不多而原封不動退回。
上司見到諸多不圓滿處,乃至恨鐵不成鋼,所以嚴厲責罰,卻不知下屬需要的是「寬諒包容,給機會再次歷練」。
關在瓶中的蒼蠅,嚮往瓶外的藍天與新鮮空氣,用力衝撞,認為只要盡心盡力、皇天會不負苦心人,一切無愧於心即可,但最後卻昏死在瓶子裡,因為他所撞之處盡是亮晃晃的玻璃,而不是有陰影的瓶口。
在家庭及子女生活中,在成全前賢及講課中,千萬不要一味地沉迷在執著用「自己」的方式給對方,而不用「對方需要」的方法,最後,自己累得半死,對方也期待破滅,灰心而死。因此,如何提供觀察探訪對方所需,當一隻聰明的蒼蠅,才能事半功倍,成為庖丁解牛中的那把用了十九年的刀,卻不受損傷,值得進德修業的前賢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