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德道學院教師人才班(二)

◎ 前人慈悲 編輯組整理

自己修好了才可以教人
  作為一個老師,從修持的功夫上要能夠把自己的身心修煉好,將情與理分別清楚,方才可以成就一個完全的師道。如果從事師道能先把自己的「靈」修好,一切就沒有問題,因為自己修好了就可以教人,若是自己沒有修好,怎麼可以去教人家呢?所以這個靈修的功夫是很重要的,千萬不可以馬虎。
 
修道人要以理性來看待事物
  修道人以理觀物。若以我觀物,則愛恨橫生,不免任情,任情則私,私則昏,昏則顛倒錯亂,只知有我,不知有理。

  我們做一個修道的人,應該以理性來看待世上一切的是非善惡,如果憑我的觀念來看待外物,那必定有的愛、有的憎、有的要、有的不要,這樣你就亂了,就放縱情感,不會依理去做事。情感就是有私,不把情拿掉,你就是有私心,一有了私心,頭腦就昏昧不明,做起事來不會公正處理,到那個時間就顛倒錯亂,不能依真正的理路來做事,只知道有我、為我,不知有你,這樣子去處理事情的話,實在太可惜。這就是我們的病根,這就是我們的煩惱。

  有理斯有氣,氣著而理隱,有氣斯有形象,象著而氣隱。理無不中,氣則偏矣,形象更加偏矣,中無不善,偏有不善矣。苟求化偏之不善,而歸於中之善也,須於機動之時,密密省察,是發於理之中者,擴而充之,是生於形之偏者,絕而去之,久而理自常存,欲自消之。
 
要「理直氣和」,
不可「理直氣壯」
  心中有理,講起話來便「理直氣壯」 ,聲音都大你三分;要是自知理虧,講起話來聲音就小、氣勢就弱。等到你的氣一顯露出來,理就隱沒掉,我很生氣,就會用言語、動作等有形有象的方式表現出來,形象一發露出來,氣勢、情緒就會隱沒。凡事如能依理而行的話,必定能順理成章,合乎中道;但若是你任由這個氣來運作,氣一旺盛,這時你的想法、情緒就有所偏差了,「什麼都可以忍,只有這個氣受不了!」什麼叫忍不了呢?忍不了也要忍啊!這個是很大的問題。那麼再下去你的言語、你的行為就更加偏了,偏就有不善,可能演變成嚴重的問題。所以最要緊的就是求「化偏」 ,一定要把不正的化掉,而歸於中善:氣化掉之後,不會過於「理直氣壯」 ,而變成「理直氣和」─氣不可以壯,一壯就完了,就要受害。因此,在我們開始發動氣的時候,你要很詳細的檢查一下,你的動機、你這個氣動之下有沒有禍根?是否用理、用中道來處理任何事情?擴充到外在一切事物,看到錯誤、不正當的地方,你應該馬上斷絕、馬上離開,不可以再去侵碰。久而久之,你心中所想、所做的一切就能合於中道、合於理,欲念就能消除,欲念一消除,就沒有偏邪的氣,也沒有偏差的行為,這樣就不會亂了。
 
從理的角度看就不會堅持己見 
  譬如說與人交談本來是件非常可喜的事,但是如果兩個人交談意見不合: 「我告訴你,這個人怎麼、怎麼不好」「咦,他是一個很好的人啊?不可以講他不好!」一氣之下就這樣發生爭辯、爭吵等不平常的事情出來。如果你能從理的角度來看,就會明瞭到「一個人一定有他的好處,也一定有他的壞處」 ,而不再堅持己見。這時對方若是過於固執,你就會一笑置之,不再與他辯駁,因為知道再辯駁下去說不定後患無窮。如此謹慎小心,久而久之,你就不會隨意與人家爭辯起鬥。

  天下之理不可不窮也,但世人之失理,實因困於欲也,貧賤者,求富貴,事有必不可成,物有必不可得,而營營在心,人有不可強就,功有不可速成,而孜孜在念,素位不行而生無益之外願,故人之有欲,猶樹之有蟲,暗食於內,不久自斃。故我等須除欲明理,去象歸氣,煉氣還理,歸本於道。
 
修道素位而行才能無所不成
  天下的理路不可以不求它最後的境界,但世界上的人常常不去追究,常常把這個理路失掉,沒有了理自然就寸步難行。但是這個理路怎麼失掉的呢?這都是因為自己的「欲」 。當一個人欲念發起,理就退去,理路一失,欲望就增長,這些都是貧賤者欲求富求貴的心態。但天底下的事情一定有那做不成功的,所求的東西也一定有那得不到的。當事情無法成功、所求無法得到時,便時時刻刻在心裡百般算計;同樣地,世界上一定有人是你無法勉強他的,也一定有好多事情是你無法很快速就完成的─尤其是於理於情都不合、且沒有成功希望的事,然而有些人卻偏偏要做,且天天將這個欲念擺在心中,不願捨去,不願站在自己的本份上做事,還一味地生一些沒有益處的志願。人一旦有了其他的欲念,就好像樹幹上生出一隻蛀蟲,有一隻就會有一百隻、一千隻,牠慢慢就從樹的外皮啃到裡邊,不久之後樹就會空掉,就會倒下死去。要知道,修道素位而行才能無所不成,你有你的願力,你有你的作為,位職在這個地方,你來做一定是有益,一定會成功。但是如果你不素位而行,反而生出許多不必要的念頭,那麼到最後一定是失敗。
 
修道必須要「去欲明理」
  所以修道必須要「去欲明理」 ,在這個世界上做事一定要把不當的慾念去除掉,把理路歸到實實在在的言詞上去。同時將偏邪不正的行為改去,歸為正氣、善氣;進一步將氣修煉到不外洩,可以還到理天。到那個時間才可以歸於本道,才可以回歸到原本清淨自然的大道。

  今天我們修道有幾個重點:
 
修道最重要的就是把握方向
  第一就是把握方向。修道最重要的就是把握方向。人從一出生來到這個世界上,就知道世間是苦海,就算你是富貴榮華,也脫離不了這個苦,一定要借助修道來解脫苦。所以修道就是立定一個人生方向,苦也是讓它苦,因為知道業報深,你才沒有得到自由。一定要從苦中求得永生,從苦中求得真樂,這樣你才懂得去應用。
 
追隨前人的腳步,從苦中求成功 
  修道為什麼要追隨前人的腳步?這個前人不單指現在的前人,而是生生世世來、可以做為我們的典範的,都是我們的前人。你看,自從有修道人開始,他的背景都是從苦中出來,沒有舒舒服服就能修成的。你要練內功,要練外功,要渡世救人,都要從苦中培養出來,方才真正得到成功。所以我們要追隨前人的腳步,因為他是從現實的生活中,體驗出人生是非常之痛苦,修道不是那麼容易修的。現在所謂的修行、三期末劫,因為天時在轉變,不讓你那麼苦,加上前面有引導的人指引你,所以我們現在的修行比較舒服。你要是拿以前的出家人來講,身財性命都擺在一邊,不要說剃去三千煩惱絲,袈裟一上身,你就要守戒了。今天我們如果走這個方向就回不了頭,必須拋家捨業來修行。所以身為白陽天道弟子,我們的方向不能錯。
 
「無我」才有恆心,才能有始有終 
  第二要有恆心。修道路是漫長的,是由出生到死亡。如果是短短幾天,再怎麼樣咬緊牙關也要撐過去,但它偏就那麼長,叫你一定要有始有終,要有恆心。為什麼要有恆心?大家都講無我,有我就有私,就有煩惱,就有痛苦,這個我牽引出太多後天的人事,所以無我才能走完這條修道路。如何能「無」?要把「我」字放在一邊,不去理它,你才能夠無我。有這個「我」,就是有一個「業」拖住我們。 
 
逆來要順受,順來要看破
  如果你能用無我的心來處理事情,用無我的心來愛護世界上所有一切的同修,那你遇到事情就可以逆來順受。「逆來順受」日子好過嗎?不好過,但咬緊牙關也要過。「順來」要怎麼樣呢?什麼事情都能依你的心願,要什麼有什麼,事事都稱心如意,青雲直上,這時你就要看破了:今天我賺了一萬塊錢,上天慈悲,助我行功,可以布施;賺了十萬塊錢,更加開心,我可以布施,不要今天一萬,接下來十萬,再來二十萬,越存越不捨得,那你就給它綁住了,這是非常痛苦的。綁到後來,我要給兒子,我要給女兒,我要養老,我要吃什麼,我要穿什麼,問題來了。所以順來要看破,當我們有這個發心,就要除掉這許多不需要的枝枝節節。從凡情上看,是我們的順利,人情的順利,事業的順利,等等一切,但是它來的時候你要小心,因為人情是變化無窮的。今天可以熱烈的招待你,明天可以當你是階下囚,馬上就變了,這個都不是一定的。所以你要把它看得很透、看得很淡,不可以得到一點好處,就把心綁在那裡,綁在那裡始終是很苦的。
 
咬緊牙關,不能走也要走,不能修也要修
  所以從無我的境界中,我們想一想可以做到嗎?這是不容易的。所以凡事要有恆心,要咬緊牙關,不能走也要走,不能修也要修,把一切的事情放在無我的中間,它就沒有煩惱,沒有痛苦,它會很隨緣、很自然。修道人常是初發心百分之一百,走到一半中斷,已經去了五十分,再慢慢慢慢到最後,這個關實在難過,終究沒有辦法成功。很多人到頭來,只是借了一頂袈裟─我是和尚、我是出家人、我是修道人,虛有其名,這件袈裟自己還脫不下來。所以一個人沒有恆心,就等於放棄了身分,不能始終如一,這樣子修道可以嗎?這就是半途而廢,前功盡棄。所以遇到難關一定要忍、要化,不管怎樣的境界,無論如何我們一定要完成。
 
走修道的方向就要承擔救世的責任
  今天我們大家都是為人師表,這個師是後天的,有煩惱、有痛苦,都可以用方法來解決,可以放下,可以逃避。但是我們修道沒有方法,你要放下、要逃避都是自欺欺人,不可能解決問題。你要走修道的方向,就要守住這個規矩,將來要做一個人才,要承擔救世的工作,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責任,所以沒有辦法把它放下。因此你得告訴自己:再怎麼樣也要做下去,一定要有恆心。這個恆心不是三天兩夜,但是當你心裡清明的時候,決定志向是很簡單的。因為我這個身遲早有一天要歸空,遲早有一天不是我的。你先把這個「我」字放下來,把有形的事情通通空掉,到那時不須刻意用恆心,自自然然就可以做到。
 
以靜養的工夫來保持心平氣和
  第三是心平氣和。在處事當中,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最大的毛病就在於「氣」 ,什麼都可以避免,就是這口氣吞不下。如果這口氣吞不下,就會發生好多問題。因為氣不和,心就不平,心一動,就把你所有的一切搞亂。我常聽人講:「這個事情講得過去,這個氣受不了。」有的還說:「實在氣不過,想拿刀殺人,下地獄我去好了。」這些都是由一點點小問題而造成大的問題。所以「心平氣和」這四個字看起來簡單,但如果做不到,真正牽動起來,影響我們的修持是很深的。試想:一天到晚心不平、氣不和,像一個修道人嗎?要做到心平氣和,自己要把握靜養的工夫,靜的工夫守不到,氣一定不平,隨時隨地就會發生危機。
 
修道要活潑玲瓏,以天性來應事應物
  第四是活潑玲瓏。當你有了方向,有了恆心,有了心平氣和這些堅持的工夫之後,你一定是活潑玲瓏,處理事情來沒有痕跡,沒有煩惱,也沒有痛苦,四面八方都是很隨和,不會因為被牽絆住一根髮絲,就動彈不得。不能活潑玲瓏的人,遇到一點小問題就會固執在那裡,到最後就變成守不住自己的崗位。好的事,你可以活潑玲瓏,壞的事,你一樣活潑玲瓏,遇到問題迎刃而解,什麼問題到你身上都不成問題,這才是真正的修行工夫。然而後天的煩惱實在太多,一個人若是不能去掉煩惱,就不能活潑玲瓏,不能應事應物。在修持中,自性是圓陀陀光灼灼的,但是來到後天就有好多煩惱,不能發揮它的本靈。你有什麼事,就給事磨;有什麼念,就給念頭磨,什麼環境都來阻礙你,不能讓你發揮自己本來的天性。天性本不受煩惱、痛苦、人事的牽制,若能以天性來應事應物,便是活潑玲瓏的重點。
 
付出一切,能屈能伸
  最後是能屈能伸。當一個人修道多年後,他的道心、他的道職已經高高在上,大家對他都很崇拜,這個時候就容易犯「只能伸、不能屈」的毛病。什麼叫做「不能屈」?你說你做前人最高,現在在小的地方要你做一個小後學,你可以嗎?可以不可以?這個關很難過。其實修道在還沒成功之前,有什麼前人、後學?這只是一個名,給你一個鼓勵。你說你是前人,當你有一天功圓果滿,你的功果是不是前人的功果?你能知道嗎?別人不知道,只有你自己知道,到那個時間才是真正的。所以這個「能屈能伸」 ,就是當你做為一個前人,在任何的環境中,任何的地方,你就要付出一切,這就是讓自己做到「能屈能伸」 。你要是有一點點沈醉於「名聞利養」 ,你就不能屈。手伸出去叫伸,彎進來叫屈,手伸得出去卻彎不進來,這隻手就沒有作用,就是前功盡棄。所以「能屈能伸」對一個修道人非常重要。
 
功成身退,兩袖清風,方是真正修行
  用以上幾點圓滿我們修道的精神之後,將來就可以自己出去開拓一個溫馨圓滿的道場,帶了這幾件護身寶,走到哪裡都沒有問題。溫馨的道場要有愛心,也要有付出,不管金錢、不管精神、不管任何一樣,都要付出。虛雲老和尚就是一位真正成功開拓的人,他是現代一位道行很高的和尚,但從來沒說過:「這個佛堂是我開的,我是主持人。」每當他把一個佛堂開荒好,一切事情都處理好,就拱手請一個有德行的人來,請他做當家,他自己又到第二個地方去開墾荒地。等到寺廟成功,他又拜託別人來,這就是真正的修行:兩袖清風,什麼都不要,沒有名,也沒有利,所有的人都是他的,也都不是他的。這樣才真正是一個修道人,有這種無我的精神,才可能開拓出一個溫馨圓滿的道場。
 
先牧自己的心,才能牧別人的心
  好比我們現在,要想做一個牧羊人,要想成為一位好老師、好住持,你可以拿一條鞭子將你所牧的羊鞭向這裡、鞭向那裡,甚至帶回家、趕出去,什麼都可以,可是你自己的心牧了沒有?如果自己的心沒有牧好,又怎麼能牧人家的心呢?

  同心、齊心,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專心一志,式穀明德永肩一,一心一意無窮已,投漆投膠非足擬,行為言之表,言為心之聲,誠是去偽,敬是去慢,無了妄想便是道,當為不為曰廢,棄之不用。
 
牧別人的心最好方法,就是與他「同心」
  將自己的心牧好之後,就要學習著去牧別人的心。而牧別人的心最好方法,就是與他能「同心」。人的心原來都不相同的,相信在場每一位的心念都不同,但是一旦有了相同的想法和目標,這樣心就同了,心一同,你要帶動他就容易了。發心在同一件事上,叫做「一心一德」 ,不須用口講,心裡馬上就能會意到。
 
與人同心、與天同心,才能夠「立定厥功」
  修道人能與人同心、與天同心,才能夠「立定厥功」,也就是在世界上做一些有意義的事。這時,你要始終如一,立下決心,不可三心二意,要「專心一志」 ,用心去研究,專心去做,做什麼呢?「式穀明德」 ,「式」是效法,「穀」是良善的事與人,「明德」是我們的本性,這個本性,你有、我有、他有,佛與眾生平等,我們的本性都是一樣的,如果能效法良善的人事,以崇高完美的本性為法則,就能達到與仙佛齊等的境界;「永肩一」 ,將這種成就自己、成就眾生的使命永遠存在心中、放在肩上;「一心一意」直到「無窮已」 ,不到成功永不停止。能有這種堅決的心志,不須向上天要求什麼,上天自然就會慈悲我們。
 
真心誠意,以德感化對方
  「投漆投膠非足擬」 ,這是說與天心、與同修的心、與學生的心能彼此相契合,就算用漆、用膠來比喻也不足形容。做為老師、做為修辦,你要是老是用其他的方法,裝模做樣,這樣是教不好小孩子的。要用真心誠意,以德感化,看他的好處而不要傷害他,他將來一定有所成就,我們修道辦道也是這樣。
 
行為比言語重要,講得好不如做得好 
  「行為言之表」,行為是言語的表露,所以作為一個人才要拿良好的行為來與言語相配合,不可只會講不會做。行為比言語重要,講得好不如做得好。一個人是好是壞,端看他的行為就可以明瞭。「言為心之聲」 ,言語是心情的發露。心裡喜歡一個人,就會幫他說好話;心裡不喜歡一個人,自然就挑他的壞處講。因而天下事不須打聽,因為聽來的大多不是老實話,打聽來的消息可能全是假的。聽當事人自己說,他自然就會老老實實講給你聽,自然會表現得很好給你看。所以大家在行與言當中,自己要好好的謹慎一下。
自自然然的表現出來就是「誠」
  「誠是去偽」 ,修道人心中一定要存誠。什麼是「誠」?「誠」就是去假,自自然然的表現出來就是「誠」 。如同燒香叩頭、見面一樣,從一個鞠躬就可以看出他的態度誠不誠,從握手當中就可瞭解對方對你有否誠意,馬上就可以知道。一個學道的人,如果做人做事缺乏誠意,就必定得不到「人和」;如果心中缺乏誠敬,就必定無法提起「正念」 ,那是非常可惜的。
 
以敬意來除去心中的怠慢
  「敬是去慢」 ,在修持上,我們做一個人才,處事待人千萬不可有怠慢的心。對長輩要尊敬,對平輩也要尊敬。試想:如果你不尊敬對方,對方會尊敬你嗎?如果人家對我們不敬,我們會喜歡嗎?所以要以敬意來除去心中的怠慢,方才可以。
 
不是你的,不去爭搶;該你做的,趕快去做
  「無了妄想便是道」 ,什麼叫做「道」?不是你的,不去爭搶,也沒有第二個念頭,這就是「道」 。然而「當為不為曰廢,棄之不用」 ,該你做的,你就要趕快去做,如果該做的不去做,人家要你的時候,你不出來、不肯做,那就成了一個沒有用的廢人,在這世界上是會被拋棄的。
 
有「舍我其誰」的心念,才有「破斧沈舟」的決心
  所以從認清目標、發心發愿,到後來不斷的努力、不斷的學習,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舍我其誰」的責任感─「我不做誰做呢?」我修道的心志向來很堅定,沒有二念,但以前從來都不理事,到後來老前人把責任交給我,我心想:「這份責任太重大了,舍我其誰!」對呀,如果沒有「舍我其誰」的心,你的這份責任就不可能承擔下去,你就是偷懶,你就是冒名─人家做好了我才出來。如果能有「舍我其誰」的心念,你就有「破斧沈舟」的決心,這樣才會成功。可惜新一代在觀念上沒有這樣子的思考。所以希望你們每位老師,你們都是大才,你們都有能力,要有這種大的志向才可以承擔大的責任。否則每個人都靠別人,你做好了我來,這樣可以嗎?依靠人家的話,總有一天你要失敗。
 
擔當天下大任,化不齊為齊、不同為同
  我們要知道,一個擔當天下大任的人,他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天下的不齊他要變成齊,天下的不同他要變為同,這才叫做大同,這才叫做正氣。你要是受困於自己後天的心,那麼你就是一個失敗者。我們將來要當人才,還要在道中一步一步的提升,要做講師,要做點師,甚至慢慢成為一個領導人,這是必經之路。所以希望大家能有這樣的抱負,在這樣一個修道的志向中,不要拿後天事業的志向擺在這裡,這是很重要的。所以希望各位同修在研究道理的當中,能夠緊緊密密地持守住,這不是一天、一年的志工,是慢慢來的。不過我們要有所準備,不要到那個時間,給人家一考、一捧就完了,這實在太可惜。既然有心修道,就要達到巔峰的境界,就要有所成就,不要半途而廢。大家都是有心,有心就要有成功,有成功也就是最初的目標,有始有終,這是我一點小小的信念,大家做個參考。

  今天班期四天的圓滿就是將來的圓滿,希望明年能看到大家更加的精進,更加的開心,大家好好的努力! 
 

  博德季刊第十期
  特稿
重德道學院教師人才班(二)
  慈語甘泉
祖師慈示 修道精神
恩師慈語
與「禮」同行-讀《師訓禮規》之心得記要
  重德道學院特槁
易經心法的妙諦
重德道學院2006∼2007年面授課程
  專題論述
九經(二)
  道場加油站
末世心態
  千手千眼記常州
紐西蘭昶德開荒緣起
憶紐西蘭「昶德佛堂」開光
徐前人成道十八週年追思紀念照片集錦
記泰國曼谷行
一脈薪火傳九州
羅東旭德佛堂落成
印尼峇巴島新法舟動土照片集錦
德州"嵂德"佛堂開光點滴
印尼峇巴島新法舟啟航
雙龍戲水的佛地∼車城公共佛堂之緣起
處世錦囊
台灣的收集熱
小 品
孩子生命中的貴人
懺悔業障
修三施供養
「半」裡乾坤 理想與現實的調和
公心一片 濟世化人
心靈SPA
生活智慧故事
編輯小語
食譜/含苞菇蕊、蜜汁火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