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慈悲這群教育工作者──老師們,在修道上有幾個重點:
1. 把握方向:追隨前人的腳步,從前人輩的典範中,一步一腳印的往前邁進。
2. 要有恆心:在漫長的行道路,無法避免順逆境,若能“順來看破,逆來順受”在逆境中,能咬緊牙關,不能走也要走,不管任何境遇,一定要有恆心走完全程。
3. 心平氣和:它看起來很簡單,做起來不容易,要心平氣和,要把握靜養的工夫。
4. 活潑玲瓏:就是要以天性來應事應物,不受煩惱、人事的牽制而能活潑玲瓏。
5. 能屈能伸:前輩及老師,在職位上很崇高,易受「名聞利養」而犯「只能伸,不能屈」的毛病,「能屈能伸」對修道人很重要。若能兩袖清風,功成身退,方是真正的修行。
一脈薪火傳九州,本期報導, 前人親自主持印尼峇里島及台灣車城公共佛堂的動工典禮。印尼預定明年二月開光,歡迎蒞臨參加法舟之啟航。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本期起,特別邀請教育專家,現任學校校長,來談談現在學校、家庭及子女教育上的一些問題,也許前賢們亦面臨這些困擾,希望對下一代的教養問題,父母需要建立那些觀念有所幫助!
人生如何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中求取適度的平衡,使得精神和諧,找到安身立命之所,自在的過一生,這是很多人關切的問題。中國人講究中庸之道,在進取與退隱之間,獲得心靈的安頓。古有明訓:「水清無魚,人清無徒」 ,做人不能太計較,也不能毫不在乎;處世不能太認真,也不能太隨便。非但要懂得「得饒人處且饒人」 ,亦須知道「得饒己處且饒己」 ,千萬不要自己和自己過不去。為人處世,最重要的是達觀隨緣,隨遇而安,如果我們懂得惜福與感恩,善自珍惜掌握,享受自己手上所擁有,保持豁達的胸懷,能夠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得到調和,那就很接近傳統的中庸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