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收集熱

戴山


  王建民今年揚威美國職棒,台灣引以為傲,一些企業看準這股瘋迷的熱潮,不斷推出各類與王建民相關的商品。商人精明,不論是悠遊卡、簽名照、棒球用具,都宣稱是“限量發行” ,向購買者保證,絕不再版。這種行銷宣傳方式加上媒體把搶購當成大事件報導,致使每一波的商品販賣都是供不應求。其實,這些日子以來,已經賣過幾波有關王建民的商品了,沒有意外的話,應該還會繼續推出更多其它的“限量發行版”的商品,換句話說,總會有買到這類商品的一天。不過搶購的人,當局者迷,總是把當時的商品看成是絕世商品,根本想不到,哪天王建民熱潮一退,可能街上到處攤販都會賣這些商品。

  說實在,這股收集熱只是冰山一角,這社會裡還有許多人熱衷於收集各式各樣的商品。我們不得不問,到底大家收集的是什麼?

  收集的背後是一種很矛盾的心態,一方面我們希望擁有一切相關的物品,能擁有一整個系列,可是另一方面,真正讓我們感到收集樂趣的是,這些物品還未完全收集齊全,換句話說,有一天收集品全在手上時,便不再有尋尋覓覓的樂趣,只剩擁有感。確實,吸引收集者的是一種尋覓與逐漸累積的感覺,也就是一種缺乏的感覺。收集或收藏會製造出想擁有的欲望,而且,愈是收集就愈會覺得自己還缺少哪幾個物品,也因此對那些尚未到手的物品產生更強烈的欲望。至於先前已經收集到的物品反而相形失色。

  收集完整之後會帶來一種擁有的滿足感。不管是私下欣賞把玩,還是公開介紹,免不了要將收集過程回憶一番,重新體驗那種得來不易的經歷。除此之外,當然就是享受玩家的鑑賞知識,通常這是一般人無法(或,不願)達到的境界。不論如何,人在欣賞自己的收集物品時,並不只是欣賞物品的美而已,其實同時也改變自己:在細數收藏品的種種之時,將自己等同於收藏品,也就是,從收藏品證明自己的獨到想法,或是證明自己擁有與眾不同的品味。

  被收集的物品往往並不誘人,但是收集活動卻引發我們的慾望與匱乏感。雖然收集的物品原本就是用不到,是一種過剩,但我們仍舊有著缺乏完整的憂慮。在這裡,我們真的很清楚地看到人的心境波動是如何地投射在外物上。而何時,我們才能學會由外物缺乏的慾望轉而追求內在的豐富呢?

  博德季刊第十期
  特稿
重德道學院教師人才班(二)
  慈語甘泉
祖師慈示 修道精神
恩師慈語
與「禮」同行-讀《師訓禮規》之心得記要
  重德道學院特槁
易經心法的妙諦
重德道學院2006∼2007年面授課程
  專題論述
九經(二)
  道場加油站
末世心態
  千手千眼記常州
紐西蘭昶德開荒緣起
憶紐西蘭「昶德佛堂」開光
徐前人成道十八週年追思紀念照片集錦
記泰國曼谷行
一脈薪火傳九州
羅東旭德佛堂落成
印尼峇巴島新法舟動土照片集錦
德州"嵂德"佛堂開光點滴
印尼峇巴島新法舟啟航
雙龍戲水的佛地∼車城公共佛堂之緣起
處世錦囊
台灣的收集熱
小 品
孩子生命中的貴人
懺悔業障
修三施供養
「半」裡乾坤 理想與現實的調和
公心一片 濟世化人
心靈SPA
生活智慧故事
編輯小語
食譜/含苞菇蕊、蜜汁火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