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易道為中華文化之活水源頭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影雲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這是宋代集理學大成朱熹夫子研讀《五經》後的一番感動。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經他一番地尋根探源,得知宇宙的肇始為「太極」 。視之為天命之本源,聖教之統宗。理學的開宗祖師周敦頤夫子更強調「無極而太極」 ,用以闡明易道的體用,乃根於「無極」 。視之為全人類之性命源頭,使人知吾性之至善,故《易經》心法順理成章而成為「大道之源」了。而易道之用則廣大無所不包,凡一切天道、地道、人道俱全,陰陽、剛柔、仁義皆備。而哲學、思想、建築、醫學、數學,亦均在此範疇中,能明悟此中妙諦,自可透過順性命之理,而達乎「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的境界,故《易經》向來被贊譽為「易道周普,無所不備。」其來實有自。
《易經》由簡單的陰(- -) 、陽(—)爻的排列組合,竟能演繹出宇宙間無窮無盡的道理。有趣的是古人以「易」命名的這部經書,卻讓現代人心中總覺得神秘、深奧且「不易」參透。理由在於我們無法做到像聖哲「遠取諸物,近取諸身」一樣的功夫,在理氣數象中來與《易經》感應道交,更對「寂然不動」的本體未能契入之故。而易又分為二:形而上者易道也,形而下者易卦萬象也。形上是自性的圓融究竟,形下則可啟迪智慧,圓滿人生。
二、易道心法的內涵
1.「易」為宇宙變化規則的總原理,故有不易、簡易(易簡) 、變易(含交易)之分。與我們生活、修道息息相關。
2.「道」為宇宙真理的總樞紐,故有天道、地道、人道之別。無極之真,本來面目,「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
3.「心」本是道,道即是心,心外無道,道外無心。「心」者神之舍也。心者眾妙之理,而主宰萬物,性在乎是,命在乎是。內觀之道,靜神定心,亂想不起,妄邪不侵。修心即孟子所云:「善養吾浩然之氣」充乎寰宇,配義與道。自可求放心、存夜氣。故六祖云:「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心」者形之主、思之官、性之用,心純則性定而氣正,故心可以知天地、宰萬物,以成性也。
4.「法」者方法、軌儀、妙慧典籍,係成就聖賢的方法與門道,故云:「法門無量誓願學」 ,法海可斷諸煩惱,法水長流可生大智慧,現廣長舌。是自覺覺他,覺世牖民的無上法寶。
三、「易道」的四大精神
1. 法則:《易》為四大聖人體證宇宙變化之道的總結,故能「通神明之德」 ,亦可「類萬物之情」 ,將此種變化之法則,成為我們做人處世的原則,不但具有邏輯性,更具科學性,依之而行則為「順命行道」,是天人一貫的大道方針。
2. 和合:「河圖」為陰陽和合的二氣五行圖,「洛書」為縱橫斜均為十五的和合圖。乾道的陽剛之美,配合坤道的陰柔含潤,必然可以「自強不息」 ,不斷提昇;更能「厚德載物」寬容大度。「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繫辭傳》中對此觀念再三闡揚。如「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子曰:『君子居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況其邇者乎!』真正的和合,自可全拋一片心,全力以赴,事無不成,道可臻境。
3. 化育:化則變通,育則功成。蓋生生之謂易,「易之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 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說明化的必然性。而「大哉乾元,萬物資始」「大哉坤元,萬物資生」則充分表達易道化育的動力所在,大如天地,小如芥子,無不由此易道所化育而成。故聖人鼓勵我們身為三才之一,當共參贊天地之化育,稱之為「與天地同參」 ,誠為學易者的無上使命。
4. 至誠:《易》與《中庸》之所以相通,在於至誠之道,故云:「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唯天下至誠為能化」「至誠如神」「至誠無息」……。得知「至誠」不但是完美的理想人格,更屬天人溝通的重要橋樑。
易道之至誠,用之極處,則必可「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人得一為大,一乃至誠感天之道,得道必多助,失道必寡助,是定律,亦是常情。
四、「心法」的無上妙諦
邵康節曰:「先天學,心法也。」已道出心法是先天已具,故世尊夜睹明星悟道時嘆曰:「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故不能證得。」人人皆有佛性,先天已備,只等世人去證悟罷了。莫怪乎六祖蒙五祖啟慧後,嘆曰:「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心法」個個本具,有待開啟,《易.晉卦》大象辭曰:「晉,君子以自昭明德」 ,明德自性人人本具,得自於天,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火地「晉」的卦象徵太陽剛出地平線,代表著光明如旭日東昇,喻為自性原本個個圓明,那樣光陀陀,如能了悟心法,直截根源佛所印,必能參透心法之無上妙諦。將天之明燈與心中之明燈,兩兩相印,則了然明道矣!
《易.離卦》大象辭曰:「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分明已指出,宇宙之光與自性之光,猶如上下體的兩離卦之光,相互印照。蓋人得一而成「大」 ,大人便將天人相證之光,發揚開展,「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將心法之光,由點而線而面,開展至萬國九洲。
五、絜靜精微之學
《禮記.經解》:「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絜(潔)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詞比事,《春秋》教也。……絜靜精微而不賊,則深於《易》者也。」
《禮記》此段文章,為孔子刪詩書、定禮樂時對《六經》所下的結語,而對受過《易經》洗禮過的人,孔夫子則冠以「絜靜精微」之頭銜,認為《易經》的教化功能既是哲學的,又是宗教的。「絜」為省度的功夫,透過「悟入」的境界而達乎窮理盡性,格物致知,而非空想與妄測。「靜」為定的功夫,為開物成務的基礎。「精微」為極深研幾,故能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務。故唐代宰相虞世南崇易曰:「不讀易,不可以為將相。」
然而學易最怕誤入歧途或妄自尊大,故孔子戒之以「賊」 。賊即旁門、迷信、算卦,均遠離易道心法。妄自尊大者,已遠離易道謙德之教,不配學易。孔子認為學《易》若不被旁門所惑,能夠虛心參研、實地下功夫,則入易道三昧,必指日可待。
六、易重「道」與「德」
一部《易經》論「道」計有一○六處,諸如乾道、坤道、三極之道、天地之道、道濟天下、晝夜之道、陰陽之道、君子之道、道易、顯道、變化之道、聖人之道、天下之道、天之道、形上之道、日月之道、小人之道、……。大致而言可歸納為四類:1天道。2地道。3人道。4易道。
《繫辭傳》中「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道含天理、天性、天命之陰陽和合,本乎此,而以造成完美的人格,達到富有大業,日新盛德,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
蓋道為萬物演生的本體,故有「道生之,德畜之」之論,為以簡御繁之不二法門。《易》重變化之道,而一切的消息、盈虛、升降、承應、往來、上下等變化法則,正是天道、地道、人道的理論基礎。
最重要的是「和順于道德而理于義」 ,這是窮理盡性、保合太和的功夫,亦是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聖的悟道境界。
至於《易經》論「德」計有七十九處,而以易德九卦最為代表。《繫辭傳》:「履,德之基也。謙,德之柄也。復,德之本也。恆,德之固也。損,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上列九卦,樹立德性的典範。蓋天地人之間的和諧,即是德行的宏展,故坤卦「厚德載物」更是對德行的一大贊嘆。另外,將盛德與大業並舉,天地之大德曰生,是慧命承傳的大作用力。故知易德乃「率性之謂道」的功夫,是明明德、新民、覺他的實踐歷程。因此,《坤卦.文言》勉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誠哉斯言。
七、引領內聖外王之道:
《易經》教人內聖外王之道,所謂的內聖,就是指導世人重視內在修學及道德素養,以達乎聖人之境,蓋「性命道德之言,皆詳於易」 。所謂的外王,就是要我們將《易經》的啟示用來提昇道場、貢獻社會、服務人群。
易道重視大中至正,故周敦頤夫子強調「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 ,陰陽合德,故有「易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之說,發揮易道中聰明睿智的人格,展現元亨利貞四德,自可透過探賾索隱,而了悟易道妙諦,從「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下功夫,達乎安身立命,樂天知命故不憂,堅苦卓絕,齋戒惕懼,必能「自天祐之,吉無不利」──內聖之功。
學易的終極目標,在於利己利人,故在內聖的圓滿下,再進一步的發揮,開啟這把《易經》的金鑰匙,本乎中孚誠信之道,發揮同人卦的精神,積極為人類的美好將來而努力,完成《易經.乾卦》中的神聖使命──「萬國咸寧」的目標,讓世界更富正義與和平,就如同佛家所謂的「化娑婆世界為蓮花邦」 ,屆時理域現前,當然就不是夢想了。此即易道的外王之成。
八、乾坤九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這是清華大學的校訓,取自《易經》乾坤兩個父母卦的大象辭。乾卦因肯「自強」而非「強他」 ,是向天體運行的恆道學習,自我勉勵而非強迫別人、指責他人,善用「慎獨」的功夫,乾元用九,開顯天則,故順受天命自性之正,修身圓融,時乘六龍以御天,炯然明覺,超然獨上,故能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
坤之德厚,合於無疆,為君子所重,善於親和、輔佐,忍辱負重,融合乾陽化生萬物,就如同偉大的母親,本乎正直、端方、量大,故能無往不利,很多困難與阻礙自能迎刃而解。
九、兩派十宗:
《四庫全書總目》對《易經》的流派有一番的著墨:「易之為書,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兩派六宗,已互相攻駁。又,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而好異者又援以入易,故《易經》愈說愈繁。夫六十四卦大象,皆有君子以字,其爻象多戒占者,聖人之情見乎詞矣,其餘皆易之一端,非其本也。」
而所謂的「兩派六宗」 ,係指自漢迄宋的易學派別,列之如下:
*象數派
(一)象數宗:自商瞿子木傳至漢代田何、孟喜、梁丘賀等人,以漢代諸儒為正宗,盛行於兩漢。
(二)禨祥宗:談災變吉凶禍福之說。始於孟喜,傳焦延壽至京房,成為占驗卜筮之一派。
(三)造化宗:言宇宙生成變化之理,有諸圖說之配合。含有道家玄學之風,自陳摶至邵雍等人皆屬之。
*義理派
(四)老莊宗:盡黜象數,以老子、莊子解釋易理,有王弼、韓康伯、王肅等人。
(五)儒理宗:集古易漢學之大成,專闡儒理,有宋代周敦頤、程頤、朱熹、胡瑗等人。
(六)史事宗:以史事參證易理,宋代有楊萬里、司馬光、歐陽修等人。
近人南懷瑾更加以擴充成「兩派十宗」之說,兩派為道家易學、儒家易學。十宗者,一占卜、二災祥、三讖緯、四老莊、五儒理、六史事、七醫藥、八丹道、九堪輿、十星相。
易學派別如此龐雜,以學道者的立場而言,當掌握「易道心法」的總原則,而非墮入易學的雲霧當中而不可自拔。願在四聖的正確引領下,讓我們對易道能默契心通,掌握活水源頭。
十、結語:
《易.乾鑿度》曰:「易者言其德也,光明四通,效易立節。虛無感動,清淨照哲,不煩不撓,淡泊不失。」足見《易》乃論宇宙第一義諦、第一因之本體。孔子對《易》的本體妙諦曰:「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足見易體圓含無窮的形象與無盡的功用,不學易理,怎知萬物皆備於我?以致凡事捨本逐末,向外馳求。反之,如能學通易道,自能生死討分明,趨吉避凶。
研讀《易經》重明心性,通事理,並用於日常生活中。無極、太極為道之體用,河圖中的「二氣」提醒我們身心要和合,性命得雙修。「五行」運用在吃的健康上,便是每天不忘吃五色的蔬果,善用五行生剋原理,力行仁義禮智信,以五大修煉來實踐真善美人生。雖無法如陳摶勤研易道,手不釋卷,能預知死期時日,死後七日,肢體猶溫,祥雲彌月不散,但總可契入如邵康節的「其心虛明」的法喜境界。
研習易道,聖人正引領我們走向光明與明理。試想,伏羲聖人以一畫開天,指出易道心法;文王演《易》而成就八百五十六年的周文化;周公聖人的畫爻,使禮樂得以大行,吉凶得以趨避;孔子贊易,使中華文化形成不滅的明燈,照耀整個寰宇。故知易道心法實乃聖賢之學,值得用我們整個生命去探研、實踐,臻至與道合一,心性圓明的。
|
|
|